当前位置:主页 > 民族文化 > 医药
医药

傣族医药学

发布时间:2017-08-28
傣医药学是傣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而总结出的传统医学,它有着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是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医学简介


    blob.png傣医理论认为,自然界存在风、土、水、火“四塔”,而人体同样由风(气)、水(血)、火、土“四塔”构成。四者平衡则身体健康,四者不平衡人则生病。在疾病的诊断中也是运用四塔理论为指导来进行望、闻、问、摸等手段诊断疾病,并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治疗方面也是根据四塔之盛衰,选用四个成方并配伍其它药物以整调患者体内四塔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目的。傣医还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将一年分为冷、热、雨三季,选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不同季节的疾病。傣医治疗疾病,除采用内服、外用,内外合治三种治法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睡药、敷药、蒸药、薰药、研磨药、刺药等。傣医常用成方有万应小药丸、五宝药散、大成金丹以及目疾咽痛方等。现存傣医药文献有:《嘎牙山哈雅》、《玛弩萨罗》、《药典》、《医书》、《药书及病理》等。
    解放后,傣医药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83年国家确定傣医药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要求加以发掘、继承、整理和提高。相继成立有民族医药研究所、傣医院民族医院,并培养了一批傣医药人才,收集整理了一批傣医药著作,促进了傣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丰富了民族医药的内容。[1] 

    药物资源


    傣族居住地区,大都属热带、亚热带地区,西双版纳处于太平洋东亚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交汇地带。北面偏居内陆,没有较大的北方寒潮和海洋风暴的侵袭。因此,雨量充沛,热量分布均匀,适宜于各种生物生长繁殖,是我国热带植物(含傣药)最集中的地区,拥有大量珍贵、稀有的生物种,傣药资源极为丰富。据普查,西双版纳有药材种类1776种,其中植物药材1715种,动物药47种,矿物药14种。植物药材分属189种。其中:真菌4个科,17种;苔藓植物门4个科,10种,蕨类植物门25个科,60种;裸子植物门7个科,15种,被子植物门149个科,1674种,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395个重点品种,仅西双版纳就有208个,占52.66%。名贵、珍稀药材17种。民族药800余种,民间傣药有228科,372属,1300多品种,曾用植物药1858种。这些动、植、矿物药分布在西双版纳外所辖的景洪、勐海、勐腊三县(市)的40个乡镇的山区、半山区和坝区。[2] 

    理论体系


    blob.png傣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医药经验,并吸收了古印度医学、汉医学的部份内容,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医药理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医药体系,对边疆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傣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傣族传统医药学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风、火、水、土是构成自然界物质的四种基本元素,人体生命的构成也离不开这四种基本物质,即四塔。身体健康无病,就必须保持风、火、水、土四种物质元素的平衡,即人体内风、火、水、土四种物质的相互平衡关系及人体内的风、火、水、土四种物质与自然界的风、火、水、土四种物质的相对平衡和协调关系。这样,人就能健康成长,长寿而终;反之人体就会得病,比如因淋雨涉水,受风感寒,或饮食失调,导致人体内风、火、水、土失调,就会使人患各种疾病。
    四塔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分述如下:
    风,相当于汉族中医的“正气”,是生命活动外在的表现。在生理上泛指各脏器的功能活动。风性善动,易游动游走,无处不到,可以带来,也可以带走。人体内凡属动的功能皆为风所司,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大小便的排泄、呼吸、喷嚏、眨眼、哭、笑、闹、跳。行走等功能皆由风主管。一旦风气失调,就会产生与风有关的各种病症。例如人体内风气不足,就会产生排便无力、大便难下、神乏倦怠、头昏耳鸣、消化不良、胸腹胀满等疾病;而如果风气偏盛,则又发生头目眩晕、头痛、神志错乱、抽搐拘挛、四肢末端震颤、行走困难、高热、神昏谵语以及各种疼痛病。
    水,代表着机体内的物质储藏,由胆液、口痰、唾液、水(体液)、血液、汗水、尿液、脂肪、脓液等12种物质成分所组成。水为有形之物。是一种流体组织,遍布全身各处,是人体重要的物质本源。当机体内长期缺水时,临床上可见口干烦渴,分泌排泄减少,其他物质成分也就跟随去其稳定性,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傣医认为“水以湿性,能溶万物”,人体的水气(体液)正常时,可见口唇、皮肤红活湿润,有光泽、弹性好,精神饱满,活力充沛。反之则见皮肤干燥无华,发热,精神萎靡,便秘少尿;过盛多见水肿,泻泄,身体疼痛,头身重着,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消化不良,痰湿咳喘,胸闷,胁肋灼痛,脘腹胀痛,牙痛,耳聋,带下等一类疾病。
    火,代表着体内的一种“阳气”,火与生俱来,随人体的生命存在而存在,随生命的结束而消亡。人体内存在以下四种火:⒈消化之火。在水、风、土3种元素的作用下,起着温化腐熟摄取的一切水谷,化生气血,产生热量,使其吸收并濡养机体的作用。如果这种火气不足,可见纳呆、胃脘胀满疼痛、消化不良、乏力消瘦、虚弱等症;⒉促使人体生长发育之火。这把火主管体内热量的散发,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形体健壮,智力聪慧。反之可见发育迟缓、痴呆、瘦小、迟走路、迟说话等(似汉族中医先天禀赋不足)。⒊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之火。傣医认为这是一把在体内日夜不停地“燃烧”着的火,使人终身有热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如果此火不足则可见未老先衰,根坏力竭,皮皱发白,精神萎靡(相当汉族中医的“命门火衰”)等症。⒋父母先天禀赋之火。能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和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使体内各种物质能够有效的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如果此火禀赋不足,轻者可见发育不良,形寒肢冷、易劳累,重者可见生理缺陷等症。
    土,具有消化食物,化生精微,营养机体的作用。代表着机体头发、汗毛、手足指(趾)甲、牙齿、皮肤、肌肉、筋、骨、关节、心、肝、脾、肺、肾、胃,大小肠等20种脏腑和组织器官,傣医认为它是人类生命发育生长延续的基础。若土气不足,临床上可见纳食少、心悸、肌肉消瘦、筋骨无力、大小便失调,听力减弱、嗅觉失灵等症;但若体内土气偏盛,又会出现人体全身或局部僵硬、冰冷,或温觉消失,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痛便秘等症状。
    以上可以看出,四塔之偏盛与不足,均可导致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为保障人体无病而健康地生长发育,关键在保持体内四塔的平衡,并尽可能适应于自然界(与自然界之风、火、水、土保持相对的平衡关系),不能违背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旦四塔失调,就应用药物的特性使其恢复平衡关系,以达治愈疾病的目的,即用“四塔”来调节人体的机能。[3] 

    诊断方法


    经过长期实践,傣医药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方面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傣医药诊断疾病的方法有问诊、望诊和摸诊三种。其内容相似于汉族中医药学之望、问、切诊,但理论上有所差异。其方法分别简述于下:
    望诊:医者用肉眼观察病人的体态、精神、气色和全身各体表部位有无异常的变化,借以了解病情,测知体内四塔的变化。例如正常人的眉毛应分别顺两边倒的,如果眉毛不经外力而自行竖起,说明患者体内有寄生虫。若见患者口流唾涎、烦躁欲呕,则确诊的可能性更大;如见颜面赤红,为火偏盛之热症;如见肢体浮肿、面色滞暗或黄、行走困难,则为水偏盛之水肿症;舌红而干为热,舌淡白为不思饮食等等。望诊亦包括望手指,看左手大拇指可诊断肾、肝、心、肺等脏腑及妇科病症,看右手大拇指可诊断风湿之属寒属热。
    问诊:是对患者进行有目的之询问,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经过及治疗情况,对疾病作出进一步的判断。这种方法是傣医诊断痛证或一般疾病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在问诊中应注意了解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再围绕主证有目的地进一步询问有关情况,如病史、家庭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爱好、婚姻等情况,妇女则包括经、带、胎、产等内容,小儿则包括生长发育史,以便作为诊断时的参考依据。
    摸诊:是通过触摸患者肌肤的冷热,有无包块和其他异常情况,以帮助诊断(脉诊则较为少用)。例如摸鼻尖和耳尖。如果体表摸着发热、汗出,但鼻尖和耳尖发冷,说明体内有寒,仅体表有热。如果证见怕冷、发抖,但耳尖和鼻尖摸着发热,说明仅是体表发冷,而体内有热等等。
    总之,傣医药理论的望、问、摸三诊的诊病方法,各有其特点,对不同病症的诊察各有侧重。在临床运用时,必须三诊结合起来,把所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才能找到真正的致病因素,有的放矢,合理投方用药,提高疗效。[4] 

    特色疗法


    傣医治病除采用内服、外用(包括涂擦包敷)或内服与外用相结合三种治法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简述如下:
    睡药: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多用鲜品)切碎加水煎煮或炒或蒸(视病情而定),取出药渣拌入酒或炒热之酒糟,拌匀平摊于木板上,上铺席芭(亦可用布单)。患者趁热睡于药床上,上盖被子,使药物熏蒸身体以达治疗目的。亦多用于风湿麻木、肢体疼痛各症。
    敷药: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取鲜品,切碎捣烂,视病情分别加入酒、芝麻油或淘米水等拌合均匀,用芭蕉叶包好,置于火中烧热,趁热包敷于患处,以不烫伤皮肤为度。主要用于接骨、跌打扭伤、风湿麻木疼痛、头痛、腰腿疼痛等症。
    蒸药:此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配好方的药物切碎装入容器内,置于甑内蒸一定时间,取药物蒸馏液内服(芳香类药物多用此法)。二是将药物直接放入甑内蒸制一定时间,取出加酒趁热外敷患部。多用于腹痛、肢体麻木疼痛等各种病症。
    熏药:按所需配方取药物切碎(多用鲜品),置于锅内(或金属大盆内)加水煎煮,患者坐于锅(或盆)之上方,借药物蒸气熏蒸肌体以达治疗目的。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因体内风、水失调而致之肌肉、关节风湿疼痛、肢体麻木、产后虚弱、不思饮食等症。
    研药或磨药:在碗内盛适量冷开水或米汤,可根据不同疾病而定。按配方将各种药物蘸水或米汤在小磨石上研磨成合剂药汁于碗内,内服或外擦。一般贵重药品及紧缺药物多用此法,主要治疗因风失调引起之疾病、妇科疾病和一些危重病,亦用于药物及食物中毒。
    刺药:将配好方的药物切碎,干燥,共研为末,拌入鹅油内浸泡备用。用时医者用洁净之铜针(状如直杆梅花针)浅刺患部皮肤,再涂以配好之药油。亦用于体内风、水失调而致的风湿麻木、关节疼痛等症。[5] 

    用药特点


    根据收集整理的结果,傣族传统民族药约有1000余种,多数为植物药,亦有部分动物药和矿物药,少部分为外来药。其中许多与汉族中医药学中的药品相同,但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差别。如芦子用于提神醒脑;草蔻用于风湿酸痛;益母草用于粪虫瘙痒、湿疹;射干用于月经过多等等,均与汉族中医学用药有异。还有的药物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药源较少,如犀鸟、象牙、孔雀毛、野水牛胆等。
    植物药的分类一般以形态、气味和药用部位来划分。药物的性一般分为三大类,即热性药、凉性药、平性药。药物的味一般分为7种:酸,多用于收涩、止汗止泻等;甜,多为补药;咸,多用于软坚、补虚;苦,多用于清热、解毒、除湿、止痛;麻,多用于止痛、镇惊、祛痰;辣,多用于散寒、止痛;香,多用于醒脑、开胃健脾。由于药物性质不同,人体亦各有差异,故用药也各有特点。如1~20岁为生长发育阶段,生病时药物配伍宜偏甜味;20~40岁为成熟壮实阶段,生病时用药配伍宜偏酸味;而40~60岁以上者,为逐渐衰老阶段,生病时用药配伍宜偏咸味。又如根据不同的季节配伍不同的饮料方,以药代茶饮,以达预防、治疗的目的等等。
    傣族医药中的药物处方,虽然不象祖国医药学中方剂那样有严格的处方原则,但在治疗疾病时大多数使用的还是由数味药物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复方。这些药方,是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在治疗疾病时,通过药物的增减,观察治疗的效果,逐步筛选而成。所用的药方,少则二三味药,多则数十味药;有的一方多治,而有的却一症有多方。因风、火、水、土失调致病而设的四“雅塔”即佤约塔、爹卓塔、阿波塔和巴他维塔,均由固定的药物组成,傣医称为“雅塔”。这种配方理论称之为“雅塔都档细”。傣族医药处方中比较有名的,常用的有以下四个:“雅叫帕中补”(傣语,亚洲宝药之意),由九种药物组成,具有理气健胃、止痛、安神的作用。“雅叫哈顿”(傣语,五种宝药或五宝药散之意),由五种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和中解表、调经补血、止血止痛作用。“雅沙里门囡”(傣语,万应小药丸之意),由七种药物组成,具有消暑和中、解痉止痛、除满止泻的作用。“雅玛哈嘎仑那龙”(傣语,治病大方),由三十多种药物组成,具有调补气血、活血止痛、通便之作用。一般认为,要当好傣医师,必须首先学习掌握好以上四个药方的使用方法,否则就不能算一个名副其实的医生。[6] 

    常见疾病及治疗


    傣医将疾病分为四大类,即热病类、斑疹类、痹病类及毒病、血病类。每类疾病举例说明如下:

    热病类

    主要临床表现是高热,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其它精神症状。
    如:高热谵妄
    临床表现:高热、谵妄。热势愈高,意识障碍程度越严重,极少数病人可在体温下降后出现意识障碍,并有间歇清醒。患者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常,有时表情淡漠,喃喃自语。
    治疗方法:清热镇惊,化痰开窍。
    处方举例:南山藤全草10克,冼碗叶根10克,弯管花根10克,荜茇菜根10克,黑面神根10克,胆南星10克。以上诸药米汤煎服,或水煮后加米汤服,一日三次。 [7] 

    斑疹类

    这类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身体任何部位皮肤出现斑疹、丘疹等皮疹,皮疹灼烧疼痛或奇痒难忍,瘙抓后引起感染出现渗出液,有时伴有高热。不包括麻疹、水痘、幼儿急疹、风疹等出疹性疾病。
    如:湿疹
    临床表现:起病较快,皮疹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多见于四肢、面部、生殖器及肛门等处。初起患部皮肤潮红,肿胀,发痒,继而出现较小的丘疹、水疮,密集成片,瘙痒剧烈,常因搔抓破损而渗液,形成糜烂结痂。有时伴发热及全身不适。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
    处方举例:黑面榕根10克,刺莞菜根10克,野扁豆根5克,老虎楝5克,鸭子皮(干)5克,苦参10克。诸药晒干研细,开水送服,日服3次。[7] 

    痹病类

    这类疾病病种繁多,涉及面广。特点是患者全身关节疼痛,有的伴红肿畸形,活动受限,全身或局部浮肿,疼痛,呕吐,泄泻,消瘦乏力,久病体虚等。
    如:行痹
    临床表现:全身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安,关节屈伸不便,动则痛剧。有的伴红肿发热。
    治疗方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处方举例:南千斤藤块根、青菜籽、野香橼花根、虾子花叶、鸡矢藤各20克,鸦片1克,姜黄15克,黄姜15克。诸药晒干研为细粉,加酒润湿后揉擦患部或全身,一日3次,连续数日。 [7] 

    毒病、血病类

    毒病、血病类为傣医一类症候群的总称。凡属化脓性炎症;咳、喘、衄血、咯血、呕血、便血、尿血及结石等,均属该类症候范围。
    如:咽痛
    临床表现:发热身痛,咽痛,吞咽困难,扁桃腺红肿,口渴心烦,便秘溲赤。
    治疗方法:清热解毒泻火。
    处方举例:老虎楝根、黑面神根、旋花菜根、四棱豆根各10克。以上四味,米汤磨服,日服3次。[7] 

    治重病季节


    我国公历把一年之12个月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传统中医药学也根据这四个季节的划分来论述人体机能的变化、疾病的发生、防治的规律等。但傣医理论却与之不同。由于傣族主要聚居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高,雨量足,湿度大,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就具有高温、高湿度的气候特点,而四季划分不明显。因此,傣族传统医药理论从千百年的实践生活中,根据傣族地区这种特殊的气候特点,把一年划分为三个季节,即冷季、热季、雨季。冷季为每年傣历的1月至4月,相当于公历的11月至次年的2月;热季为傣历的5月至8月,相当于公历的3月至6月;雨季为傣历的9月至12月,相当于公历7月至10月。在冷、热、雨三个季节里,均有各种不同的疾病发生,而在季节相交的前后一段时间里,各有一些疾病发病率较高。比如在傣历的4月至5月间,即公历2月至3月份,是冷季与热季的交季的时期,腹泻、痢疾等病的发病率较高。在傣历8月至9月,即公历的6月至7月份,是热季与雨季的交季时期,疟疾的发病率较高。而在傣历12月至次年1月,相当于公历的10月至11月份,是雨季与冷季的交季时期,这一时期中伤风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发病率较高。
    为此,根据季节的不同、疾病的差异,每个季节用药均有偏重,都有一些固定的药方(傣语称为雅塔),用来防治不同时期发生的各种疾病。如热季多用苦味药物,以清热、解毒、凉血等。雨季多用涩味药物,用以收敛、除湿等。冷季则多用辣味药物,用以散寒、温中、止痛等。[8] 

    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傣族医药学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983年国家确定傣医药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要求加以发掘、继承、整理和提高。此后相继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所、傣医院、民族医院,吸收了一批批民间傣医药人员到国家医疗科研单位工作;西双版纳卫校还举办了傣医班,陆续培养了一批批傣医药人才;此外,在傣族地区还将傣医药纳入县级初级卫生保健方案,并为名老傣医配备了徒弟,使他们的医药经验得以整理、发掘、继承和提高,同时抓紧进行傣医药文献的抢救整理工作。不少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傣族医药学,在广泛收集、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傣药志》(四集)、《傣医传统方药志》、《傣医验方译释》、《傣医中专班教材》、《中国傣医》、《傣肌松专辑》、《傣医诊病特点》、《德宏傣族医药及其验方》、《傣族医药验方集》等傣医药书籍,使傣医药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1990年11月,在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召开了“云南省傣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总结了建国后傣医药的发展情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傣医药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促进了傣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随着边疆民族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傣医药学将日益充实完善,进一步发展提高。[9] 


    © 2022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  京ICP备16044437号-1

    qrcode_for_gh_6f0999eb62c5_344.jpg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我要留言 TOP